學生財產安全知識(2)
學生財產安全知識
二、學生財產安全:短信詐騙類
18、[中獎詐騙-娛樂節(jié)目中獎詐騙]:犯罪分子以“我要上春晚”、“非常6+1”、“中國好聲音”等熱播節(jié)目組的名義向受害人手機群發(fā)短消息,稱其已被抽選為節(jié)目幸運觀眾,將獲得巨額獎品,后以需交手續(xù)費、保證金或個人所得稅等各種借口實施連環(huán)詐騙,誘騙受害人向指定銀行賬號匯款。
19、[引誘匯款]:犯罪分子以群發(fā)短信的方式直接要求對方匯入存款,由于事主正準備匯款,因此收到此類匯款詐騙信息后,未經仔細核實,不假思索即把錢款打入騙子賬戶。
20、[刷卡消費]:犯罪分子群發(fā)短信,以事主銀行卡消費,可能系泄露個人信息為由, 冒充銀聯中心或公安民警連環(huán)設套,要求將銀行卡中的錢款轉入所謂的“安全賬戶”或套取銀行賬號、密碼從而實施犯罪。
21、[高薪招聘]:犯罪分子通過群發(fā)信息,以月工資數萬元的高薪招聘某類專業(yè)人士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點面試,隨后以培訓費、服裝費、保證金等名義實施詐騙。
22、[貸款詐騙]:犯罪分子通過群發(fā)信息,稱其可為資金短缺者提供貸款,月息低,無需擔保。一旦事主信以為真,對方即以預付利息、保證金等名義實施詐騙。
23、[復制手機卡詐騙]:犯罪分子群發(fā)信息,稱可復制手機卡,監(jiān)聽手機通話信息,不少群眾因個人需求主動聯系嫌疑人,繼而被對方以購買復制卡、預付款等名義騙走錢財。
24、[冒充房東詐騙]:犯罪分子冒充房東群發(fā)短信,稱房東銀行卡已換,要求將租金打入其他指定賬戶內,部分租客信以為真將租金轉出方知受騙。
三、學生財產安全:網絡詐騙類
25、[釣魚網站詐騙]:犯罪分子以銀行網銀升級為由,要求事主登陸假冒銀行的釣魚網站,進而獲取事主銀行賬戶、網銀密碼及手機交易碼等信息實施犯罪。
26、[低價購物詐騙]:犯罪分子通過互聯網、手機短信發(fā)布二手車、二手電腦、海關沒收的物品等轉讓信息,一旦事主與其聯系,即以“繳納定金”、“交易稅手續(xù)費”等方式騙取錢財。
27、[QQ詐騙-冒充親友詐騙]:利用木馬程序盜取對方QQ密碼,截取對方聊天視頻資料后,冒充該QQ賬號主人對其親友或好友以“患重病、出車禍”等緊急事情為名實施詐騙。
28、[QQ詐騙-冒充公司老總詐騙]:犯罪分子通過搜索財務人員QQ群,以“會計資格考試大綱文件”等為誘餌發(fā)送木馬病毒,盜取財務人員使用的QQ號碼,并分析研判出財務人員老板的QQ號碼,再冒充公司老板向財務人員發(fā)送轉賬匯款指令。
29、[網購詐騙]:犯罪分子開設虛假購物網站或淘寶店鋪,一旦事主下單購買商品,便稱系統(tǒng)故障,訂單出現問題,需要重新激活。隨后,通過QQ發(fā)送虛假激活網址,受害人填寫好淘寶賬號、銀行卡號、密碼及驗證碼后,卡上金額不翼而飛。
30、[訂票詐騙]:犯罪分子利用門戶網站、旅游網站、百度搜索引擎等投放廣告,制作虛假的網上訂票公司網頁,發(fā)布訂購機票、火車票等虛假信息,以較低票價引誘受害人上當。隨后,再以“身份信息不全”、“賬號被凍”、“訂票不成功”等理由要求事主再次匯款,從而實施詐騙。
31、[虛構色情服務詐騙]:犯罪分子在互聯網上留下提供色情服務的電話,待受害人與之聯系后,稱需先付款才能上門提供服務,受害人將錢打到指定賬戶后發(fā)現被騙。
四、學生財產安全:信件詐騙類
32、[中獎詐騙-冒充知名企業(yè)詐騙]:犯罪分子冒充三星、索尼、海爾等公司名義,預先大批量印刷精美的虛假中獎刮刮卡,通過信件郵寄或雇人投遞發(fā)送。
33、[中獎詐騙-電子郵件中獎詐騙]:通過互聯網發(fā)送中獎郵件,受害人一旦與犯罪分子聯系兌獎,即以“個人所得稅”、“公證費”、“轉賬手續(xù)費”等各種理由要求受害人匯錢,達到詐騙目的。
34、[辦理信用卡詐騙]犯罪分子通過報紙、郵件等刊登可辦理高額信用卡的廣告,一旦事主與其聯系,犯罪分子以“手續(xù)費”、““中介費”、“保證金”等形式要求事主連續(xù)轉款。
35、[收藏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各種收藏協(xié)會的名義,印制邀請函郵寄各地,稱將舉辦拍賣會并留下聯絡方式。一旦事主與其聯系,則以預先交納評估費、保證金、場地費等名義,要求受害人將錢轉入指定帳戶。
五、學生財產安全:其他方式詐騙
36、[ATM機告示詐騙]:犯罪分子預先堵塞ATM機出卡口,并在ATM機上粘貼虛假服務熱線告示,誘使銀行卡用戶在卡被吞后與其聯系,套取密碼,待用戶離開后到ATM機取出銀行卡,盜取用戶卡內現金。
37、[偽基站詐騙]:犯罪分子利用偽基站向廣大群眾發(fā)送網銀升級、10086移動商城兌換現金的鏈接,一旦點擊后便在事主手機上種植獲取銀行賬號、密碼和手機號的木馬,從而進一步實施犯罪。
38、[微信詐騙-偽裝身份詐騙]:犯罪分子利用微信“附近的人”查看周圍朋友情況,偽裝成“高富帥”或“白富美”,騙取感情和信任后,隨即以資金緊張、家人有難等各種理由騙取錢財。
39、[微信詐騙-代購詐騙]:犯罪分子在微信圈假冒正規(guī)微商,以優(yōu)惠、打折、海外代購為誘餌,待買家付款后,又以“商品被海關扣下,要加繳關稅”等為由要求加付,一旦獲取購貨款則無法聯系。
40、[微信詐騙-愛心傳遞詐騙]:犯罪分子將虛構的尋人、扶困的帖子以“愛心傳遞”的方式發(fā)發(fā)布朋友圈里,引起不少善良網民轉發(fā),實則帖內所留聯系方式絕大多數為外地號碼,打過去不是吸費電話就是通訊詐騙。
41、[微信詐騙-點贊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商家發(fā)布“點贊有獎”信息,要求參與者將姓名、電話等個人資料發(fā)至微信平臺,一旦商家套取完足夠的個人信息后,即以“手續(xù)費”、“公證費”“、“保證金”等形式實施詐騙。
42、[微信詐騙-利用公眾賬號詐騙]:犯罪分子盜取商家公眾賬號后,發(fā)布 “誠招網絡兼職,幫助淘寶賣家刷信譽,可從中賺取傭金”的推送消息。受害人信以為真,遂按照對方要求多次購物刷信譽,后發(fā)現上當受騙。
43、[二維碼詐騙]:詐騙分子以降價、獎勵為誘餌,要求受害人掃描二維碼加入會員,實則附帶木馬病毒。一旦掃描安裝,木馬就會盜取銀行賬號、密碼等個人隱私信息。
看過“學生財產安全知識“的人還看了:
2.財產安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