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聯上下聯左右順序區(qū)分方法_張貼對聯的正確方法
每年過年的時候,全家一起貼春聯也是一個重要的家庭活動,大家都知道對聯是從右往左讀的,但是你知道怎么區(qū)分春聯上下聯左右順序嗎?今天小編整理了春聯上下聯左右順序區(qū)分方法_張貼對聯的正確方法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點擊獲取“春節(jié)”相關內容↓↓↓
★★春節(jié)禁忌有哪些★★
● 春聯上下聯左右順序
1
【按音調平仄分】春聯比較講究音調平仄,上聯最后一個字為仄音,下聯最后一個字應是平聲。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滿人間萬民歡”(“歡”是平聲)。
2
【按因果關系分】“因”為上聯,“果”為下聯。比如“方向正確城鄉(xiāng)富,政策英明衣食豐”,因為只有“城鄉(xiāng)富”這個“因”,才會有“衣食豐”這個“果”。
3
【按時間先后分】時間在前為上聯,時間在后為下聯。比如“風送鶯歌辭舊歲,雪伴梅香迎新春”,“辭舊歲”在前,“迎新春”在后。
4
【按空間范圍分】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勤儉持家家道昌,團結建國國事興”。這副春聯中的“國”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國”在后。
● 張貼對聯的正確方法
1
首先要區(qū)分門的上下首。在面對大門時,右手方向為上首,左手方向為下首。貼對聯時上聯貼上首,下聯貼下首。
2
根據橫批的順序確定上聯的方向,再貼上下聯?,F在貼在大門上的春聯一般稱為門聯,貼在里門(二門)上的稱為重門聯。很多家庭現在都安裝了防盜門,此時張貼對聯直接把上下聯掛在防盜門上即可,如果貼在周邊的墻上,反而顯得不夠工整。
● 春聯的由來和典故
據說五代時的后蜀國國君孟昶是個喜歡標新立異的國君,在公元964年歲尾的除夕,他突發(fā)奇想,讓他手下的一個叫辛寅遜的學士,在桃木板上寫了兩 句話,作為桃符掛在他的住室的門框上。這兩句話是“新年納余慶,嘉節(jié)號長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著先代的遺澤。第二句的大意是:佳節(jié)預示著春意常 在。由此開始,桃符的形式和內容都發(fā)生了變化,這不僅表現在開始用駢體聯語來替代“神荼”、“郁壘”,而且還擴展了桃符的內涵,不只是避邪驅災,還增加了 祈福、祝愿的內容。這就成了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寫對聯,已經相當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 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戶戶掛桃符的盛況。同時,隨著門神的出現和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來書寫桃符,以往的桃符 所肩負的驅邪避災的使命逐漸轉移給門神,而桃符的內容則演化成用來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降臨和五谷豐登的美好心愿。
“春聯”一詞的出現,則是在明代初年。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后,喜歡排場熱鬧,也喜歡大戶人家每到除夕貼的桃符,就想推廣一下。在一年的 除夕前他頒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視,挨家挨戶察看春聯。每當見到寫得好 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贊不絕口。在巡視時見到一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很是生氣,就詢問什么原因,侍從回答說:這是一家從事殺豬和劁豬營生的師傅,過年特 別忙,還沒有來得及請人書寫。朱元璋就命人拿來筆墨紙硯,為這家書寫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睂懲旰缶屠^續(xù)巡視。過了一段時間,朱元璋巡視完畢返回宮廷時,又路過這里,見到這個屠戶家還沒有貼上他寫的春聯,就問是怎么回事?這 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這副春聯是皇上親自書寫的,我們高懸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聽了非常高興,就命令侍從賞給這家三十兩銀子。由此可見, “春聯”的得名和推廣,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辦法,頒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戶戶推廣開來的。
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論述。春聯在當時已成為一種文學藝術形式。
● 對聯分類
按用途
1.通用聯——如春聯,
2.專用聯——如茶聯、壽聯,婚聯,喜聯,挽聯,行業(yè)聯,座右銘聯、贈聯,題答聯
3.春聯:新年專用之門聯 。
如:楊柳吐翠九州綠;桃杏爭春五月紅。
4.賀聯:壽誕、婚嫁、喬遷、生子、開業(yè)等喜慶時用。
如:一對紅心向四化;兩雙巧手繪新圖。(喜聯),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壽聯)
5.挽聯:哀悼死者用。
如:著作有千秋,此去震驚世界;精神昭百世,再來造福人群。
6.贈聯:頌揚或勸勉他人用。
如: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7.自勉聯:自我勉勵之用。
如:有關家國書常讀;無益身心事莫為。
8.行業(yè)聯:不同行業(yè)貼于大門或店內之用。
如:欲知千古事;須讀五車書。(書店)雖是毫發(fā)生意;卻是頂上功夫。(理發(fā)店)歡迎春夏秋冬客;款待東西南北人。(旅店)
9.言志聯:道出志向之用。
如:寧作趙氏鬼;不為他邦臣。
按字數
1.短聯(十字以內)
2.中聯(百字以內)
3.長聯(百字以上)等。
按修辭技巧
1.對偶聯:言對、事對、正對、反對、工對、寬對、流水對、回文對、頂針對。
2.修辭聯:比喻、夸張、反詰、雙關、設問、諧音。
3.技巧聯:嵌字、隱字、復字、疊字、偏旁、析字、拆字、數字。
按聯語來源
1.集句聯:全用古人詩中的現成句子組成的對聯。
2.集字聯:集古人文章,書法字帖中的字組成的對聯。
3.摘句聯:直接摘他人詩文中的對偶句而成的對聯。
4.創(chuàng)作聯:作者自己獨立創(chuàng)作出來的對聯。
按內容
1.節(jié)令聯:是指有特定的應時性或紀念性、內容多為一般的詠物、抒情、議論、祝愿的對聯。嚴格來看,可將其區(qū)分為節(jié)日聯和時令聯,但鑒于二者往往合一,這種區(qū)分已無實際意義。一般可直接將節(jié)令聯劃分為春聯、元旦聯、國慶聯等若干子類即可。節(jié)令聯中,最主要的是春聯。所謂春聯,就是用于春節(jié)的節(jié)令聯。大多數春聯可以通用。
2.喜慶聯:又稱賀聯,是指除節(jié)日慶祝以外的、內容上帶有某種特定祝賀性質的對聯。按其內容和對象,可劃分為婚聯、壽聯、新居聯(喬遷聯)等若干子類。喜慶聯突出的特征是帶有特定的喜慶、祝賀性質,其內容必須是表示良好祝愿、喜慶吉祥的。喜慶聯有通用的,也有專用的。是否通用,要因聯而異,不可簡單地照搬照抄,以免出現張冠李戴的笑話。
3.哀挽聯:又簡稱挽聯,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對聯。其內容限于對亡人的吊唁、緬懷、評價、祝愿,其風格一般是哀痛、肅穆、深沉、莊嚴的。也有為未亡人作挽聯或未亡人作自挽聯的,則另當別論。挽聯可從多種角度來劃分,如挽老年人聯、挽中年人聯、挽青少年人聯等,或者挽長輩聯、挽同輩聯、挽晚輩聯等。另外,還可分出挽名人聯、自挽聯等,還可將祭祀聯作為挽聯的一個子類。挽聯的內容所指一般有較具體的對象,雖然同樣有通用的和專用的,但在實用中更要注意區(qū)分。
4.名勝聯:是指張貼、懸掛、雕刻于風景名勝處的對聯。其內容大多為題寫該名勝景觀(如山水樓臺、文物古跡等),或者與它密切相關(有關的人、事等)。這類對聯往往成為名勝景觀甚至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名勝聯可分為山水園林、寺庵廟觀、殿閣亭臺、院舍堂館、碑塔墓窟等若干子類,不一而足。
5.行業(yè)聯:是指其內容為針對某一行業(yè)、部門或領域的對聯。由于時代的變遷,對聯在行業(yè)上的運用雖已不如以前,但仍舊可觀。從其適用范圍和內容特色看,它仍不失為對聯的一大種類。行業(yè)聯可按行業(yè)、部門來劃分子類。
6.題贈聯:是指題贈給他人的對聯。雖然許多對聯都帶有某種題贈性質,但這里所說的題贈聯,僅限于人際關系交往(或向往)的題贈之作,不包括挽聯與賀聯之類。其內容一般帶有某種贊頌、祝愿、勸勉性質。從對聯的運用情況來看,題贈聯不失為一大種類。根據題贈對象的不同,題贈聯一般可分為題長輩聯、題同輩聯、題晚輩聯等若干子類。
7.雜感聯:是指沒有特定對象,而內容包羅比較廣泛的對聯。這種對聯往往帶有比較單純的文學創(chuàng)作特色,如哲理言志聯、詠物抒情聯、勸喻諷刺聯等。
8.學術聯:是指帶有某種學術性質的對聯。這種學術性質指的是在內容和用途上不屬于上述幾大類的某種專業(yè)性質。其內容往往比較專門,帶有某種學科或宗教特色,如科普聯、佛教聯、道教聯等。從對聯的運用范圍及發(fā)展空間而言,有必要將學術聯作為單獨的一大種類。如作者所撰寫的《觸聞集----佛教對聯1200副》一書,就以對聯的方式將許多佛教人物與佛教義理比較系統(tǒng)地寫成了一部學術專著。推而廣之,也可將許多科學知識或其他學問道理用對聯的方式加以撰寫,并且在內容上突出其學術或專業(yè)性質。
9.趣巧聯:是指比較突出趣味或技巧而相對不注重內容的對聯。如各種諧趣聯、技巧聯等。這類對聯的內容,要么是突顯某種風格
春聯上下聯左右順序區(qū)分方法_張貼對聯的正確方法相關文章:
★ 春聯怎么貼法
★ 對聯的正確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