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案大全
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歡!
高中生物教案大全一
細胞吸水和失水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1)理解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初步學會設計實驗的能力。
(3)學會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現象。
2、過程與方法
(1)能通過圖示和實驗來歸納問題、總結規(guī)律;
(2)能運用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來解釋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有關現象。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驗并樹立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局部與整體相協(xié)調的科學世界觀。l
重點與難點
1、重點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難點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質壁分離實驗的設計。l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三、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引入:小實驗——蘿卜條的軟硬對比
1、浸在濃鹽水中的蘿卜條;
2、浸在清水中的蘿卜條;
3、新鮮的蘿卜條。小結:細胞的滲透吸收和滲透失水?
滲透:水分子通過細胞膜的擴散。觀察并分析造成軟硬差異的原因。培養(yǎng)分析問題的能力置疑1:如何從顯微角度觀察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思考引導學生透過到本質看現象1、實驗設計:洋蔥外表皮細胞吸水和失水實驗?
材料:洋蔥鱗葉置疑2:為什么選用洋蔥做實驗?思考2、滲透的結構基礎讀圖識圖復習:選擇透過性的概念為實驗設計鋪墊置疑3:水分子通過滲透作用主要進入了細胞的什么結構或從什么結構離開了細胞?思考并判斷為實驗設計鋪墊?
儀器和試劑:顯微鏡、鑷子、載玻片、蓋玻片、刀片、30%蔗糖溶液、清水討論:如何設計實驗小結:
設計實驗并交流引導學生形成實驗設計的科學理念指導學生操作實驗
實驗操作實驗技能練習實驗總結:洋蔥外表皮細胞吸水和失水視頻?
質壁分離:植物細胞壁與其原生質層分離的現象。?
質壁分離復原:質壁分離后的細胞恢復原正常形態(tài)的現象。置疑4:聯系實驗思考細胞吸水或失水的外部條件是什么呢?思考學會由現象到原理的自我歸納總結3、原理?
當外界溶液濃度小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吸水;?
當外界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失水。根據操作過程中看到的三個圖像逐一分析學生總結進一步探究:洋蔥外表皮細胞液的濃度。討論交流拓展思維,鞏固實驗l
思考題1、將動物紅細胞分別放在蒸餾水中和濃鹽水中會看到什么現象?2、為什么對農作物一次施肥過多,作物會出現“燒苗”現象?3、將新鮮的黃瓜放在蔗糖與食醋配制成的糖醋汁液中,開始時黃瓜呈現萎縮,糖醋汁液面上升。2天后,糖醋汁液面下降,黃瓜呈現膨脹并有酸甜味道,說明腌制的黃瓜細胞內既有蔗糖分子又有醋酸分子,試分析原因。l
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在設計方面進行了多次改進,最后確定為先讓學生設計實驗,通過實驗總結出原理,再由拓展實驗將實驗和原理整合在一起,為學生創(chuàng)設思維拓展的空間,最后聯系習題解釋生活和生產實踐方面的現象,將知識運用到實際。作為教師,整個過程始終耐心細致的在引導學生如何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個人認為這是值得肯定和有效的地方。在細節(jié)方面,如果以蔗糖分子和水分子為例,將原生質層選擇透過性的特點講透、講深,相信學生在設計和理解方面會更快更好。另外在習題設計上,如果將“燒苗”現象講透,點到植物會因外界濃度過高導致質壁分離時間過長而死亡,則學生在解釋腌黃瓜現象時思維會比較流暢。
高中生物教案大全二
關注癌癥
一、細胞癌變原因:
內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變異
物理致癌因子
外因:致癌因子 化學致癌因子
病毒致癌因子
二、癌細胞的特征:
(1)無限增殖
(2)沒有接觸抑制。癌細胞并不因為相互接觸而停止分裂
(3)具有浸潤性和擴散性。細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質的減少
(4)能夠逃避免疫監(jiān)視
三、我國的腫瘤防治
生物關注癌癥知識點1、腫瘤的“三級預防”策略
一級預防:防止和消除環(huán)境污染
二級預防:防止致癌物影響
三級預防:高危人群早期檢出
2、腫瘤的主要治療方法:
放射治療(簡稱放療)
化學治療(簡稱化療)
手術切除
高中生物教案大全三
《植物的激素調節(jié)》
考綱內容及能力要求 考向定位
1.植物生長素的發(fā)現和作用(Ⅱ)
2.其他植物激素(Ⅱ)
3.植物激素的應用(Ⅱ)
4.探究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扦插枝條生根的作用(實驗) 1.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其應用
2.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3.植物向光性的實驗設計與分析
4.生長素的運輸方向、方式及相關實驗探究
【教材回放】
1.畫出達爾文實驗的示意圖、寫出實驗現象和結論
2.畫出詹森實驗的示意圖、寫出實驗現象和結論
3.畫出拜爾實驗的示意圖、寫出實驗現象和結論
4.畫出溫特實驗的示意圖,并補充畫出對照試驗圖,寫出實驗現象和結論
5.右圖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別插入三株燕麥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別從不同方向給以光照的示意圖,培養(yǎng)一段 時間后,胚芽鞘的生長情況將是
A.甲不彎曲、乙不彎曲、丙向右彎曲
B.甲向左彎曲、乙不彎曲、丙向左彎曲
C.甲向右彎曲、乙不彎曲、丙向左彎曲
D.甲向右彎曲、乙不彎曲、丙向右彎曲
6.如右圖,在燕麥胚芽鞘頂端的下部插入一云母片,從右側用光照射,胚芽鞘的生長情況是
A.直立生長 B.向光彎曲生長 C.背光彎曲生長 D.不生長
7.2,4-D(一種生長素類似物)可作為除草劑。在麥田中噴灑一定濃度的2,4-D,可以抑制或殺死雜草(雙子葉植物),而不會抑制小麥的生長。請根據所學內容分析原因。
8.關于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一種激素的濃度不同可能會產生正.負兩方面影響
B.植物的生長發(fā)育主要受生長素的調節(jié)
C.用同一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作用效果可能不同
D.無子番茄的獲得利用了生長素促進果實發(fā)育的原理
9.為了驗證植物向光性與植物生長素的關系,有人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1)、方法步驟----取6個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種、粗細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葉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圖所示方法進行實驗處理。接通臺燈電源24h后,打開紙盒,觀察并記錄6株玉米幼苗的生長情況。
(2)、實驗結果預測
?、僭谝陨涎b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長的是 裝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長的是 裝置。
②根據 和 裝置之間實驗記錄的對照分析,可以說明玉米幼苗產生向光性是由單側光照射引起的。
?、鄹鶕?號與 號裝置實驗記錄的對照分析,可以說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長與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與否有關。
?、芨鶕?號與 號裝置實驗記錄的對照分析,可以說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莞鶕?號和6號裝置之間實驗記錄的對照分析,只能說明 。
【考點整理】
考點一:生長素的發(fā)現
1.實驗總結
部位 作用
尖端 ①、生長素產生的部位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③、受單側光照射時,生長素橫向運輸的部位
尖端下部 ①、生長的部位(生長素作用的部位)
?、凇⑸L素極性運輸的部位
?、邸⑾蚬鈴澢牟课?生長素分布不均勻的結果)
2.植物的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
在單側光照下,生長素在 比 分布多,使 生長得快,結果使得莖朝向生長慢的一側彎曲,即 。
例1.復習講義 P171 典例1
例2.如下圖所示,甲、乙分別用不透光的錫紙?zhí)自谘帑溑哐壳实牟煌课?,丙、丁、戊則分別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到燕麥胚芽鞘的不同部位,甲、乙、丙、丁從左側給予光照,戊均勻光照,培養(yǎng)一段時間。
(1)胚芽鞘的生長情況是:甲 ;乙 ;丙 ;丁 ;戊 。
?、僦绷⑸L ②向右彎曲 ③向左彎曲 ④不生長也不彎曲
(2)要探究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應該是 與 作對照。
(3)據此實驗推測,生長素的合成部位是 ,而向光彎曲的部位是 ,這是通過丁與正常胚芽鞘的對比得出的結論。
(4)據此實驗推測,單側光對生長素的作用是 ,此實驗能否說明生長素的兩重性? 。
(5)本實驗所選用的植物胚芽鞘必須是 的,實驗設計中必須遵循的原則是 。
考點二: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其特性
1.生長素的作用特性——兩重性解讀
(1)不同植物對生長素敏感性不同(如圖甲):雙子葉植物對生長素的敏感性大于單子葉植物。
(2)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敏感性不同:同一濃度的生長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這是因為不同的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不同,其敏感性大小為:根>芽>莖(如圖乙)
(3)生長素對所有植物及所有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均表現兩重性
?、賵D甲解讀
圖甲中a、b分別代表生長素對雙子葉植物與單子葉植物的促進效果, 分別表示雙子葉植物與單子葉植物的促進濃度閾值(上限)——大于該濃度時的生長素濃度將分別 雙子葉與單子葉植物生長。
②圖乙解讀
曲線在 三點分別代表生長素對根、芽、莖的促進效果, 點分別表示生長素對根、芽、莖的生長既不促進,也不抑制,A′、B′、C′三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分別為生長素促進根、芽、莖生長的濃度閾值——大于A′、B′、C′的生長素濃度將分別 根、芽、莖的生長。
(4)植物莖的背地性、根的向地性生長的原因
例3.為了驗證“植物主莖頂芽產生的生長素能夠抑制側芽生長”,某同學進行了以下實驗:
?、龠x取健壯、生長狀態(tài)一致的幼小植株,分為甲、乙、丙、丁4組,甲組植株不做任何處理,其他三組植株均切除頂芽。然后乙組植株切口不做處理;丙組植株切口處放置不含生長素的瓊脂塊;丁組植株切口處放置含有適宜濃度生長素的瓊脂塊。②將上述4組植株置于相同的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 回答下列問題:
(1)各組植株側芽的預期生長情況分別為:甲組_______________;乙組__ ______;
丙組_______ _;丁組 ____________。
(2)比較甲組與乙組的預期結果,能夠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較乙組和丙組的預期結果,能夠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較丙組和丁組的預期結果,能夠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頂芽產生的生長素抑制側芽生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下圖中甲表示植物的生長速度與生長素濃度的關系,乙表示水平放置一段時間后的植物幼苗的生長狀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①若乙圖中Ⅰ處的生長素濃度在甲圖的DE段,則Ⅱ處的生長素濃度可能在BD段
?、谌粢覉D中Ⅰ處的生長素濃度在甲圖的BD段,則Ⅱ處的生長素濃度可能在DE段
?、凵L素對Ⅰ、Ⅳ處的生長起促進作用,生長素對Ⅱ、Ⅲ處的生長起抑制作用
?、苋粢覉D中Ⅲ處的生長素濃度在甲圖的AB段,則Ⅳ處的生長素濃度可能在BD段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考點三:其他植物激素及生長調節(jié)劑
1.五種植物激素的作用及應用比較 2.植物激素間的相互關系
例5.復習講義P174 典例4
例6.(多選)為了探究生長素和乙烯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及這兩種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學家用某種植物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測
A.濃度高于10-6的生長激素會抑制該植物莖段的生長
B.該植物莖中生長素含量達到M值時,植物開始合成乙烯
C.植物莖中乙烯含量的增加會促進生長素的合成
D.該植物莖中生長素和乙烯的含量達到峰值是不同步的
考點四:探索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
1.實驗原理
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植物插條的生根情況有很大的影響,而且用不同濃度、不同時間處理影響程度不同。其影響存在一個最適濃度,在此濃度下植物插條的生根數量最多,生長最快。
2.實驗流程
(1)配制梯度溶液:配制一系列濃度梯度的2,4-D溶液(0.2、0.4、0.6、0.8、1、2、3、4、5 mg/mL)(其他試劑也可)
(2)操縱變量實驗:將新剪下的長勢相當的植物枝條分成9組,將插條的基部分別放在上述不同濃度的2,4-D溶液中浸泡幾個小時,均置于適宜的環(huán)境中
(3)觀察并記錄結果:一段時間后觀察插條的生根情況
(4)分析結果得出結論
3.基本技術要求
(1)本實驗中,取材、處理時間、蒸餾水、光照、溫度、通氣狀況等都屬于無關變量。無關變量在實驗中的處理要采用等量性的原則。如用相同的花盆,選用相同的植物材料等。
(2)配制生長素類似物溶液時,濃度梯度要小,組別要多;
(3)在確定了最適濃度的大致范圍后,可在此范圍內利用更小梯度的系列溶液以獲得更精確的最適濃度范圍。
4.實驗中易出現的問題分析
(1)分析不同插條的生根情況
?、俨荒苌霾欢ǜ河锌赡苁侵l上沒有芽、枝條倒插等。
?、诙寄苌霾欢ǜ捍龠M扦插枝條生根是指刺激枝條的下端生出不定根,而不是刺激根生長。不同的枝條可能生出的不定根的數目多少不一樣,如枝條上芽多,則產生的生長素就多,就容易促使不定根的萌發(fā)。
(2)分析與本實驗相關的其他因素
?、贉囟纫恢? ②設置重復組,即每組不能少于3個枝條;
?、墼O置對照組,清水空白對照;設置濃度不同的幾個實驗組之間進行對比,目的是探究2,4?——D或α?萘乙酸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的最適濃度。
例7.植物生命活動受多種激素的調控。下圖甲表示生長素濃度對根和莖生長的影響,圖乙表示種子在解除休眠過程中幾種激素的變化情況。
(1)從圖甲中可以看出生長素作用的特點是__________,C點表示的意義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現出向光性,且測得其背光面的生長素濃度為2m,則其向光面生長素濃度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圖乙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對種子萌發(fā)起抑制作用,該激素對葉和果實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
(4) 油菜素內酯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具有多方面的促進作用,被稱為“第六大植物內源激素”。現已證明該激素能促進芹菜的生長,但不知其作用是否具有兩重性,請用所給材料對此問題進行探究。
實驗材料:株高相同的同種芹菜幼苗,高濃度的油菜素內酯溶液、蒸餾水、噴壺等。
實驗步驟:
?、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結果和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教案大全相關文章:
★ 高中生物知識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