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怎么學好
高中地理怎么學好大全
高中地理,一定要做到熟記地圖,世界地圖記憶方法:記住各個洲的特殊地標及周邊,同時通過記一些特殊的經緯線穿過的地區(qū)的坐標,幫助自己快速推測大概位置。下面小編帶來的高中地理怎么學好,希望大家喜歡!
高中地理怎么學好
1、做好預習。預習一般是指在老師講課以前,自己先獨立地閱讀高中地理新課內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上課的準備。預習要做到:通覽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預習時如發(fā)現與新課相聯(lián)系的舊知識掌握得不好,則查閱和補習舊知識,給學習新高中地理知識打好牢固的基礎;在閱讀新教材過程中,要注意發(fā)現自己難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并做好記載,以便在聽課時特別注意。
2、注重理解,高中地理兼有文科和理科的多種特點。有背誦的地理基礎知識,但也有邏輯性強的理解性內容,光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一定要多理解,弄懂各地理現象之間的聯(lián)系。
3、加強習題的練習,地理技能的獲取只有在運用中才能得到提高,所以完成一定量的與課本配套的習題是很有必要的。當然,高中地理學習中地圖冊是必須放在手邊的常用工具書,借助地圖冊,多多的查閱各地理名詞,形成空間概念,可以讓學習變得更加順利。
2、學會使用地圖。地圖又是學習高中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高中地理學習的方法
1、把握地理規(guī)律。這個層次,強調的不是背誦,而是理解。我們要把高中地理當成物理來學習,從最根本的大氣壓力的知識開始,逐步來理解“氣壓梯度力”這個概念。我們要相信地理是有規(guī)律的,地形地貌的形成、白天黑夜的變遷以及其它各種自然現象,都是在物理規(guī)律的支配下進行的。把握好了這些規(guī)律,雜亂無章的自然地理理解就會變得清晰起來。
2、高中地理學習要學會總結和歸納,掌握地理學習的規(guī)律。將知識整理歸納形成主干,構建自己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指用聯(lián)系的方法來表達人們頭腦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論等,是把隱性的知識顯性化、可視化,便于思考、交流與表達。它是由節(jié)點、連線組成的知識網絡圖,其中節(jié)點表示概念,連線表示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用節(jié)點和連線組成的網絡知識結構表示某一個主題及其層次。
高中地理學好的方法
一、重視課本:
1.看書
把書從頭到尾看一遍。然后看目錄,看單元標題,看正文看方框里的補充知識點等等,這一遍必須細看,書上的任何一張圖一個角落都不要放過。
2.建框架打基礎
先建一個從外到內的框架把整本書串起來,太空→大氣圈→生物圈→水圈→巖石圈~地殼→地幔→地核,然后去書上找對應的內容塞到大框架中。
3.正確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課區(qū)別于其他學科課程的突出特點,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讀圖方法,培養(yǎng)良好用圖習慣,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經掌握了學習地理課的最基本的工具。
養(yǎng)成良好的讀圖、用圖習慣。要知道地理知識不僅存在于課本的文字當中,也大量蘊含于地圖之中。在地理學習中,我們要做到左圖右書,注意隨時運用地圖,查閱地圖,善于從地圖中發(fā)現地理知識,尋找地理規(guī)律。
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圖,文字和圖象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正確的空間想象。
如何學習高中地理
1、學會預習。預習其實只需快速瀏覽一下,獲得一個大致的印象即可。
2、上課認真聽講,并適當地有重點地記筆記。認真聽講是學習地理的關鍵,跟上老師的思路,記下老師強調的內容;記自己不能立刻吃透的內容,便于在復習時做注釋和補充。
3、課后及時復習鞏固,理解掌握地理的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死記硬背的地理知識不會應用是沒用的。當然記憶是學好任何學科的基礎,地理更需要記憶。對記憶來講,一是要理解,二是記知識框架,三是靠積累。
4、適當做些地理習題。要對所學地理知識點能夠靈活運用,這主要靠做題來實現。做適量的題目甚至大量的題目是非常有必要的。當然做題不能為了做題而做題,須注意歸納總結,總結題目涉及的知識和方法規(guī)律,真正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5、注重畫圖能力。地理學習的靈魂是地圖的閱讀和使用,所以想學好地理就不能忽略地圖。平時復習的時候最好是把地理知識和地圖相結合,通過地圖理解地理知識。達到看到圖就能想到相關地理知識,或者看到地理知識點就能在腦海中形成一幅相關地圖。
提高地理成績的方法有什么
1、學會使用課本。地理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依據。地理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后的聯(lián)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huán)境變得一目了然。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
3、重視地理觀察。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匆豢串數氐牡乩憝h(huán)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jié)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于地理想象。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象才能使二者聯(lián)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huán)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高考歷史必背難點
中國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1、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fā)展
(1)中國 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基本標志
1956年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三大改造的完成),實現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深刻變革,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中共八大提出的全黨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
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的全黨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解決國內的主要矛盾,即人民對于建立先進工業(yè)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yè)國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之間的矛盾,把中國盡快從落后的農業(yè)國變?yōu)橄冗M的工業(yè)國.
它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在探索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3)“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原因:由于中國的社會主義實踐剛剛起步,人們對于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等問題在理論和思想上缺乏深刻認識,從而導致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過程開始出現曲折和失誤.
開展:1958年,在急于求成和片面強調經濟建設發(fā)展速度的錯誤思想指導, “大躍進”運動在全國范圍內展開,接著全國農村大辦人民公社.
危害:“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使以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志的“左”傾錯誤嚴重泛濫,社會生產力受極大破壞.
(4)“-----”對我國經濟建設的破壞
① “-----”給中國的經濟建設造成極其嚴重的破壞,使正常生產和社會秩序出現嚴重混亂.
②從20世紀70年代起,正是國際局勢趨向緩和、許多國家經濟起飛或開始持續(xù)發(fā)展時期,受“-----”的影響,中國不僅沒有縮小與發(fā)達國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失去了一次極其寶貴的發(fā)展機遇.
2、偉大的歷史性轉折
(1)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內容及其作用
主要內容:“包產到戶”“包干到戶”(在土地公有制基礎上把土地包給各家各戶使用,農民分戶經營,自負盈虧)
作用: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是中國農村經濟體制的一次重大變革,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村的經濟形勢和社會面貌.
(2)國營企業(yè)改革的原則
政企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適當分離的原則.
(3)我國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及特點
形成:①1980年在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的廈門設立經濟特區(qū).
②1984年開放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連云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14個沿海港口城市.
③1985年起,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地區(qū)和環(huán)渤海地區(qū)經濟開放區(qū);海南島為經濟特區(qū).
④1990年,開放上海浦東地區(qū).
到20世紀90年代初,初步形成了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qū)—內地的對外開放格局.
特點:多層次、有重點、點面結合的對外開放格局.
3、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
(1)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提出
1992年12月,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的改革開放步入一個新的階段.
1993年11月,通過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經濟體制改革目標和基本原則具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