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行政檔案管理論文
淺談行政檔案管理論文
行政檔案管理工作是行政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礎性工作 ;特別是在中國傳統(tǒng)行政管理制度向現代行政管理制度轉軌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進程中 ,重視做好行政檔案管理工作 ,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促進作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行政檔案管理論文,供大家參考。
行政檔案管理論文范文一:轉變檔案行政管理職能的主要方向與途徑
是轉變檔案行政管理職能研究的內容之一,本文對有關轉變檔案行政管理職能的主要方向與途徑研究作一簡單梳理。
1 轉變檔案行政管理職能的方向
何伯軒認為:“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轉變職能的方向是進一步加強宏觀,放開微觀。”對此宋芳也持相似的觀點,認為檔案行政管理職能轉變的“方向就是要對檔案事業(yè)由直接管理向間接管理轉變,由行政管理向以法律監(jiān)督管理為主轉變,由微觀管理向宏觀管理轉變”。此外,張懷筆將轉變檔案行政管理職能的方向歸納為:“一是把檔案事業(yè)由封閉型改為開放型;二是把過去的行政管理型改為服務型;三是把治理方式由過去的人治型改為法治型;四是把管理手段由過去的手工操作改為科技型;五是在管理效益方面由過去的無償利用改為效益型;六是把檔案資產(無形資產)的管理由過去的不計價管理改為計價管理。”對此,筆者認為,張懷筆先生所說的前3種可視為檔案行政管理職能轉變的方向,而后3種則不屬于檔案行政管理職能轉變的方向。
2 轉變檔案行政管理職能的途徑
轉變檔案行政管理職能是一個目標,達成目標需要具體的途徑。張懷筆認為:“解放思想,大膽實踐,是轉變檔案行政管理職能的途徑。”要施行檔案行政管理職能的轉變,不僅須提高對市場經濟的認識,而且還須聯系實際,調查研究,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而“聯系實際,調查研究,是轉變檔案行政管理職能的保證”。而宋芳認為:“法制手段應成為市場經濟條件下檔案事業(yè)調控的主導,加快檔案事業(yè)建設,必須依法治檔,依法行政,搞好行政執(zhí)法。”
3 轉變后的檔案行政管理職能
對轉變后的檔案行政管理職能有5項論:“合并后的檔案局(館)在行政職能上主要抓統(tǒng)籌規(guī)劃、執(zhí)法監(jiān)督、教育培訓、協(xié)調服務和輿論宣傳。”有7項論:一是以法制建設為職能;二是以制定標準規(guī)范為職能;三是以科技進步為職能;四是以組織培育檔案信息市場為職能;五是以開發(fā)利用為職能;六是以建立檔案產業(yè)為職能;七是以對檔案無形資產評估界定委員會、監(jiān)事為職能。還有10項論:一是制定檔案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計劃,抓好規(guī)劃實施,確保與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yè)協(xié)調同步發(fā)展;二是協(xié)調檔案事業(yè)內部館與館,館與室,機關、企事業(yè)之間,檔案基礎工作與利用工作,檔案業(yè)務與教育、科研、宣傳之間等內部關系,協(xié)調檔案部門與文化建設及有關部門的關系;三是爭取黨政領導重視支持檔案事業(yè),制定檔案工作方針政策,協(xié)調有關部門解決人、財、物等基本條件;四是對管轄范圍內的檔案工作依法進行監(jiān)管,搞好重要檔案申報登記和超前控制,對檔案的權屬、流向、轉讓、交換、出賣、贈送等進行控制,把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檔案作出鑒定,面向全社會監(jiān)督管理,確保檔案財富的完整與安全;五是對同級機關、企事業(yè)單位檔案工作實行監(jiān)督和指導,制定檔案業(yè)務技術規(guī)范和標準,搞好業(yè)務目標管理和咨詢服務,依法搞好業(yè)務建設;六是根據經濟和社會發(fā)展需要,圍繞社會熱點和檔案工
作重點,加強調查研究,制定檔案政策,為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服務;七是參與重點工程項目檔案驗收,參與重大活動 組織,負責文件材料的前期控制和檔案信息服務;八是搞好法制建設,將法制監(jiān)督與業(yè)務指導從對象、范圍和任務上分開,形成獨立的法制 工作體系,做好執(zhí)法監(jiān)督檢查;九是建立區(qū)域檔案目錄中心,搞好檔案信息系統(tǒng)建設;十是搞好檔案宣傳 教育,提高 社會檔案意識,搞好決策咨詢研究,為領導當好參謀助手。
4 結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轉變檔案行政 管理職能的途徑:一是解放思想,大膽 實踐;二是 聯系實際,調查研究;三是依法治檔,依法行政。轉變檔案行政管理職能的方向:一是加強宏觀管理;二是加強依法管理;三是加強服務。轉變后的檔案行政管理的職能:一是統(tǒng)籌規(guī)劃;二是制定法規(guī);三是統(tǒng)一標準;四是協(xié)調服務;五是執(zhí)法監(jiān)督;六是教育培訓;七是輿論宣傳。
行政檔案管理論文范文二:淺議轉變檔案行政管理職能的動因
社會轉型時期檔案行政管理職能發(fā)生了轉變,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轉變?導致這種轉變的動因是什么?是需要思考與研究的問題。
1 檔案行政管理職能及其涵義
檔案行政管理職能是檔案行政主體作為國家檔案行政管理的執(zhí)行機關,依法對國家檔案事務進行管理時應承擔的職責和所具有的功能作用。它反映著國家檔案行政管理活動的內容與基本方向,是檔案行政行為本質的具體表現。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政府職能也需進行必要的轉變。作為國家管理檔案事務的職能部門,檔案行政管理機構的職能同樣需要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而進行轉變。
2 轉變檔案行政管理職能的動因
動因一: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客觀要求。改革開放后,我國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渡,這種社會改革要求政府轉變職能。這是檔案行政管理職能轉變的客觀歷史環(huán)境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必然要求檔案行政管理職能應有相應的轉變,也必然要改革在計劃經濟體制上建立起來的檔案事業(yè)管理模式,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管理檔案事業(yè)的新模式,檔案行政管理要使用新手段、新方法。要實現這種職能轉變,就必須明白轉變檔案行政管理職能的目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只有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檔案工作的特點,才有可能真正實現檔案行政管理職能的轉變。
動因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現實需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行政管理體制先后進行了多次改革。這些改革使我國基本改變了傳統(tǒng)的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行政管理體制和組織機構,并正在逐步形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的行政框架。每一次的改革,其重要內容之一就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調整職能定位,規(guī)范政府行為。溫家寶在十屆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答記者問時曾明確表示:“轉變政府職能是本屆政府工作的關鍵,成敗在此一舉。”在國家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作為政府行政管理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也必須與我國政府行政管理體制保持一致,要轉變職能,規(guī)范行政行為,改變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方式也將從微觀管理向宏觀管理轉變,從直接管理向間接管理轉變。按照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對照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現狀,不難發(fā)現,我們工作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著職能“錯位”、“缺位”、“越位”的現象。從這個意義上講,轉變檔案行政管理職能是國家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現實的需要。
動因三:檔案管理體制機制變化的影響。一方面最近的這一次機構改革,從中央到地方檔案部門的行政體制發(fā)生了變化。變化的標志:一是各級檔案局不再是必設機構;二是政事合一,局館合并,保留局牌;三是檔案局由行政管理部門改為事業(yè)單位;四是絕大多數由政府系統(tǒng)管理,改歸黨的系統(tǒng)管理。這種政事合一的檔案管理體制變化,也要求轉變檔案行政管理職能,以適應新的檔案管理體制。另一方面,隨著信息技術和辦公自動化的發(fā)展,為了保證歸檔電子文件的真實性、完整性、可
靠性而實現文檔一體化 管理。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如何適應文檔一體化管理的需求,改變現有的行政管理職能也是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因此,檔案管理體制機制變化的影響也成為轉變檔案行政管理職能的又一動因。
動因四:依法行政的要求。隨著我國依法行政的推進,國家陸續(xù)頒布了《行政訴訟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許可法》等多部法律,這些法律的頒布實施,是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現政府行為法律化、規(guī)范化的必然要求和建設 社會主義 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檔案行政管理是國家行政管理的一部分,同樣也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要求檔案行政管理職能必須由 計劃 經濟時代指令性的業(yè)務指導為主的管理模式逐漸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的依法行政為主的管理模式轉變?!稒n案法》、《檔案法實施辦法》的頒布實施以及一批檔案法規(guī)的出臺,檔案法規(guī)體系的初步建立,也為檔案行政管理轉變職能依法行政奠定了基礎。
3 結語
綜上所述,市場經濟 發(fā)展的客觀要求,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現實需要,檔案管理體制機制變化的影響和依法行政的要求,是檔案行政管理職能轉變的主要動因。我們只有搞清楚這些產生和影響檔案行政管理職能轉變的動因,才能在檔案行政管理職能轉變中主動適應其要求,使轉變后的檔案行政管理職能更加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淺談行政檔案管理論文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