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天堂亚洲内射精品课堂_日韩AV电影在线观看不卡_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AV小草_亚洲极限拳头交异物交极端_中文亚洲无线码49vv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文學論文 > 新聞傳播學 >

網絡時代受眾的角色逆轉

時間: 金艷陽1 分享
  自從網絡這一新的傳播媒介誕生以來,互聯網不受地域、時間限制,以及開放性、互動性、交互性等特點,為傳媒和受眾之間搭建了一個平等而富有活力的交流平臺。傳統(tǒng)傳播學理論中受眾作為信息單向接收者的被動地位已經改變。網絡傳播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網民,可以通過網絡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要求和愿望,并直接參與到各種熱點問題中來。這一角色逆轉成為我們值得關注的現象。
  這里,筆者試圖通過中國新聞獎名專欄一等獎、中國互聯網站品牌欄目,河南日報、大河網報網互動欄目《焦點網談》的新聞實踐,將傳統(tǒng)媒體中定義的寬泛的受眾群體(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傳統(tǒng)媒體的受眾),與伴隨著互聯網出現而產生的新的受眾群體——網民區(qū)別開來,分析網民這一新生受眾的角色逆轉,探討傳播主體發(fā)生的變化和特點。
  網絡讓受眾成為新聞事件的發(fā)起者、推動者
  所謂網民,泛指上網者,他們除了通過瀏覽等方式接收信息外,還經常通過BBS、電子郵件、網上聊天、博客等方式發(fā)布和傳播信息,他們既是傳播者,也是接收者。上網者處在單純地接收信息的狀態(tài)時,應該稱呼他們?yōu)?ldquo;網絡受眾”。
  作為開全國報網互動先河的欄目,《焦點網談》從2004年創(chuàng)辦起,就開創(chuàng)了一種以網友為主體的新聞報道方式。原本處于被動狀態(tài)的受眾——網民,成了新聞事件的發(fā)起者、推動者,甚至是主要參與者。
  網絡讓受眾成為新聞事件的參與者、傳播者,在傳統(tǒng)傳播理論中,“受眾”處于被動接收的狀態(tài)和地位?;ヂ摼W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局面,網絡受眾可以對某一事件或新聞事實進行探討、分析,甚至參與其中,并將看法發(fā)表于網絡之上?!渡糖鹁彀l(fā)帖求助,大河網友組團查真假》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2009年8月20日,因為17歲的兒子不幸溺水,身受重創(chuàng)、債臺高筑的睢縣公安局民警張鴻在大河網論壇發(fā)帖求助。有網友質疑,“無圖無真相,樓主怎么證明自己不是騙子”。為揭開事情真?zhèn)危?月23日,大河網網友“老辛”在網上發(fā)起召集帖,征集網友組團前往睢縣調查此事。當天5名網友去了睢縣公安局、張鴻的家里以及孩子出事的地點,發(fā)現事情確實是真的。隨后,他們將最新的調研情況及圖片發(fā)到大河網,對網友進行了通報。對此,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紀德尚認為,網民們組團證實張鴻事件真?zhèn)?,說明中國的網民在歷經“華南虎”、“賈君鵬”等一系列事件之后,變得更加理性、客觀,學會使用更加積極、可行的辦法來干預生活中的事情。
  網絡讓受眾成為新聞報道的主體和主角
  傳統(tǒng)媒介,傳播者往往是媒體從業(yè)人員,如記者。而互聯網的出現讓受眾——網民也有可能成為信息的傳播者,成為新聞報道的主體和主角?!督裹c網談》大膽嘗試,將網友從虛擬的網絡轉到現實社會,有意識策劃、組織他們參與到信息的采訪和傳播中去,讓網友成為報道采訪活動的主體,取得了良好的報道效果?!督裹c網談》策劃發(fā)起的網友“走近河南交警”活動便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2009年3月13日,通過大河網征集、組織的30多名網友,分成11個小組,分赴鄭州市9個交警大隊、高速支隊機場大隊和鄭州市車管所,零距離走近交警,了解他們的真實狀態(tài),互動交流。參加活動的網友有公務員、上班族,也有個體從業(yè)者、退休工人、大學生、熱心市民。網友們用600多幅圖片和8萬多文字,記錄下了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
  網友“清源”動情地說:“親歷之后,真實的一幕幕留給我們很多感動;見證之后,我們需要給予交警更多的寬慰!在這里送上一副對聯:深入一線記錄真實故事,大河網友功不可沒;頂風冒雨演繹交通花絮,河南交警英姿颯爽。橫批:警民和諧。”
  河南省公安廳交警總隊政委尚俊志在線當即回贈對聯:“三尺崗臺演繹為民真情,河南交警真實心愿;七十二行忙碌東奔西走,咱老百姓都不容易。橫批:理解萬歲。” 網友、嘉賓互贈對聯,成為這次活動的一段佳話。
  在這里,網友按照《焦點網談》預設的話題,成了采訪的主體,30多名網友成了媒體的編外記者,通過網絡提供的多種溝通手段,雙向傳播、交互性傳播,單對單、單對多、多對單、多對多的傳播方式都被有效運用。
  未來網絡受眾主體參與意識的發(fā)展趨勢
  以上典型案例,是《焦點網談》針對網絡傳播的特點,對發(fā)生角色逆轉的網民,在傳播過程中可能擔當的任務和產生的影響做的一些嘗試。但不容否認的是,就目前整體上看,網民發(fā)布和傳播信息的影響力、科學性、真實性、可信度,還無法與各種實力雄厚的網絡組織機構相提并論;大多數網民在上網時,瀏覽、檢索、下載、接收的信息遠遠多于上傳、發(fā)布的信息。
  隨著網絡傳播手段的不斷完善和發(fā)達,影響力的日益強大,網絡受眾的主體參與意識也正處于不斷成長發(fā)展的過程中,“本質上說,每一位受眾都是參與者”①。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網絡受眾的主體參與意識還將毫無疑問地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完善,參與的廣度將進一步得到擴展,參與事件的深度將大大加深,網絡受眾主體參與的責任意識將進一步加強。
注 釋:
 ?、購堉景玻骸秷蟮廊绾紊钊?mdash;—關于深度報道的精度訪談及經典案例》,南方日報出版社,2006年8月版。
32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