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橋梁技術論文(2)
鐵路橋梁技術論文
鐵路橋梁技術論文篇二
關于鐵路橋梁工程技術的研究
[摘要]目前,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鐵路客運也全面建設,這對我國橋梁施工技術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zhàn)。我國鐵路橋梁施工技術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我國鐵路交通的發(fā)展,所以應該引起高度重視。本文將從多方面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鐵路; 橋梁; 施工技術; 建議
中圖分類號 U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 引言
鐵路橋梁工程具有與原有交通設施互補、需要跨越溝壑河流、保證鐵路客運專線的零沉降、減少鐵路占地面積、提升運營質量等一系列特點,所以橋梁工程施工技術在鐵路的建設中有著重要地位。
1 概述
鐵路橋梁工程是指鐵路所跨越山谷、海峽、湖泊、河流以及其他障礙物,來實現鐵路線路或與道路立體交叉建設的構筑物。其主要的構成部分有防護構筑物、基礎、橋臺、橋墩以及橋跨等。
一方面,按照橋跨的結構來進行分類還可以分成組合體系橋、懸索橋、鋼構橋、拱橋以及梁橋等。另一方面按照其自身用途還可分為鐵路公路兩用橋與鐵路橋等。然而伴隨鐵路發(fā)展,同時對于鐵路質量提出了進一步要求,并結合橋梁工程在鐵路中的一些優(yōu)點,讓我們充分意識到橋梁工程在鐵路中的重要地位。
2 鐵路橋梁工程的特點
2.1、橋梁與橋上無縫線路的共同作用
(1)在鐵路橋梁工程設計與建設中一定要考慮到橋梁與軌道的共同作用。盡可能減小橋梁的變形與位移,用以對橋梁鋼軌所產生的附加應力進行一定的限制,確保橋梁上面無縫路線的行車安全與穩(wěn)定性。
(2)建設鐵路時要求對無縫路線進行一次性的跨區(qū)間鋪設,來確保列車軌道的穩(wěn)定與平順。橋梁上的無縫線路可以看成不可以移動的一種線上結構,然而橋梁通過列車制動與荷載的作用以及溫度影響下會產生一定的位移情況。在當軌道體系與橋梁產生一定的位移時,橋梁上的鋼軌會有一定的附加應力。
2.2、較大效應的結構動力,嚴重影響列車行駛的安全。
(1)列車在橋梁上通過的時候受力會比靜止時大一些,它的比值是(μ+1),這個系數被稱為動力系數或者是沖擊系數。列車通過時受力比列車靜止時大,一由于移動荷載列車速度的效應,所以橋梁動力效應較大。
(2)跨度在40米以下簡支橋梁,在n<1.5v/L的時候,還會出現較大的動力效應,并且可能會發(fā)生共振現象。所以,需要選擇適當結構的自振頻率n,才能有效避免列車通行時的激振頻率相近。
(3)在鐵路客運專線列車速度要比普通鐵路的速度快,所以橋梁動力效應也應該比普通鐵路的較大一些。
(4)當列車以高速通過橋梁的時候,橋梁的豎向加速度會達到0.7g以上,會導致碴道床失去原有的穩(wěn)定性,導致道碴的松塌,嚴重影響列車行駛的安全效應。
2.3、乘坐時要滿足舒適度
(1)鐵路的橋梁應該有著合適的自振頻率和剛度,確保列車在設計的速度范圍中不會出現較大的振動。
(2)對乘坐舒適度產生影響的主要原因有列車的動力、車速、性能、橋梁軌道平順性以及橋跨的結構等等。
(3)鐵路客運專線和普通的鐵路相比不同,其對列車高速運行中的舒適度有很高要求,一般舒適度評價指標是列車車廂內垂直振動的加速度。
2.4、減少養(yǎng)護維修的時間
(1)橋梁的比例較大,數量較多。
(2)行車的密度比較大。
(3)鐵路客運專線應用的行車模式是全封閉形式的。
3 鐵路橋梁工程技術
3.1、變形控制與結構剛度的限制技術
一般所說的剛度就是在外力的作用之下,構件、材料或結構上抵御形變的一種能力。這種技術上的控制會直接影響鐵路壽命或者安全問題。如果對變形的控制不當,就留下安全隱患。鐵路橋梁一定要有這多方向抗扭和橫豎的剛度。一般來說,在ZK荷載的作用之下,有砟軌道的豎向轉角不應該大于千分之二,無砟軌道不應大于千分之一。
3.2、橋梁工程設計荷載的圖式
一般荷載圖式設計的大小會直接對橋梁承載能力與建造費用造成一定的影響,屬于重要的設計參數,其橋梁荷載的能力大小必須要滿足其運輸的能力。
3.3、鋼軌附加的壓應力控制
為確保橋梁行車安全,在設計的時候一定要對梁軌共同引起鋼軌的附加力充分考慮,并利用適當措施限制其在一定安全范圍之內,橋上的無縫線路鋼軌的附加應力要小于61Mpa,而附加拉應力應小于81Mpa,在制動的時候,梁與軌道之間的相對快速位移要小于4毫米。同時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適當的釋放與限制。
3.4、耐久性的技術要求
在以往的橋梁設計之中經常會忽略結構的使用年限,導致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所以要求主要的部分一定要在100年的使用年限以上,并對橋梁結構定期進行檢查,若發(fā)現安全隱患,并立即進行解決。
4 鐵路橋梁工程建設的建議
4.1、對車橋偶合的動力的分析方法進行完善
對于即將通車的鐵路線路的橋梁進行綜合測試,并進一步將車,橋,線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參數的選取進行完善,對橋梁結構設計進行優(yōu)化。
4.2、限定以橋代路的合理范圍與橋梁工程的規(guī)模
建議與鐵路專線的路基沉降測量資料與試驗段的相關研究成果有效結合,并深化技術工作,合理限定以橋代路的合理范圍與橋梁工程的規(guī)模。
4.3、嚴格施工圖紙設計與審核
設計文件的質量與深度對于鐵路建設投資、工期、質量有很大影響,它是施工的依據。所以建議對施工圖紙的設計進行深化,同時注重對構造細節(jié)的研究以及鋼筋布置的優(yōu)化,并嚴格施工圖紙的審核工作。
4.4、深入研究減震與隔震的設計方法
根據當前所執(zhí)行抗震的規(guī)范,沒有辦法形成塑性鉸,而且墩臺的設計比較困難,對地震檢算的要求也很難滿足,所以建議開展專題進行研究,對減震與隔震的設計方法與措施進行進一步研究。
3.5、深入研究長橋逃生救援通道與橋梁維修檢查的方案
依照我國客鐵路的運營經驗,深入研究適合我國橋梁維修與檢查的方案,提出合理的解決辦法。同時研究長橋逃生救援通道,因為目前的橋梁長度較長, 并沒有設計上下橋通道。 在研究的同時要對設置通道的數量與位置進行研究。
5 結語
通過以上的分析,明確我國鐵路橋梁建設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問題,通過我們不斷的研究分析,很大程度上已經提升了我國鐵路橋梁設計的水平。在今后工作中,我們要認真探索,提高自己的工程技術水平,不斷對鐵路橋梁工程技術進行優(yōu)化,為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6 參考文獻
【1】王晏民、洪立波,現代工程測量技術發(fā)展與應用【J】,測繪通報,2011,(4)
【2】蘇榮榮,淺析我國路橋施工項目的管理問題【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1,(9)
【3】程謙明,路橋施工項目管理探討【J】,工程技術,2011.(30)
看了“鐵路橋梁技術論文”的人還看:
2.道路橋梁論文范文
3.橋梁工程技術論文
5.道路橋梁工程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