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經驗交流會演講稿
學習經驗交流會演講稿
學習不應該死學,而是應該思考著去學,要學會學習。平時,要觀察知識之間的相關性、相似處、不同處,分析對比,提高學習效率,不做無用功。要多反思多琢磨,做到舉一反三,不搞題海戰(zhàn)術。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學習經驗交流會演講稿,歡迎閱讀。
學習經驗交流會演講稿
大家好!我是經濟貿易電子商務19班的學生。在此非常感謝院領導主辦這次的學習經驗交流會能夠給我這樣一個機會。也很榮幸能夠參加這次學習經驗討論會,借此我也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先給大家講個或許都聽過的故事:從前有一頭騾子,自小就在磨房里拉磨,日復一日繞著石磨兜圈子,十幾年如一日,勤勤懇懇。有一天,他終于老得再也拉不動石磨了,主人覺得他勞苦共高,決定把它放養(yǎng)到曠野之中,讓他在綠草地里自由自在的度過余生。但是這頭騾子從來就沒有享受過藍天白云下的自在生活,他已經失去了作為動物融入自然的天性。在如此寬闊的天地中,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吃飽之后,繞著一棵樹不停的兜圈子,直到最后死在這棵樹下。
我不是要把我們比作騾子,那樣好像有點太不把自己當人看了。但其實道理是這樣的,從小我們就養(yǎng)成了各種各樣的習慣,并且被這些習慣所左右,不假思索的按照自己的習慣去做事情。譬如我們一直都在校園里讀書,可能學校生活對于我們來說,就是一種習慣。所以,在我們寒窗15、6個年頭之后,當我們可以選擇換一種生活方式或者繼續(xù)我們已經適應的習慣的時候,我們很有可能就會順著慣性走下去??赡軆H僅就是因為要個文憑,或者是覺得要那么個名頭,我承認自己也是這樣一個隨大流的人,而且,與社會現實接軌也沒什么不好的,但就我個人感受而言,如果僅僅是這樣,那么你很有可能就只能是在這個領域成為一個工匠,很難成為一位藝術家,甚至可能會在百無聊賴中沉淪下去,這可不是危言聳聽,我身邊很多朋友現在都在經歷著這樣的痛苦,所以,我想說的第一點就是,趁著現在還來得及,請同學們一定、一定、千萬千萬找個安靜的夜晚,坐下來,總結一下你已經生活中的得與失,并一定根據自己現在的意愿和周圍客觀的環(huán)境,好好想想自己想做怎么樣的一個打算,能做怎么樣的一個打算,權衡之后給自己一個清晰的未來規(guī)劃,這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中長期的,但建議至少應該是要涵蓋大學四年,然后就按照計劃去做,不管你實現的途徑怎么樣,你只要一直是向著目標,肯定是會有很大收獲的。
凡事預則立,你如果真的有想法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出色的角色,那么就培養(yǎng)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因為我一直比較相信:習慣是決定命運的關鍵。
有了培養(yǎng)好習慣的打算,具體怎么實施,這應該才是最重要的。我想,通過前面的思索,如果你認定了自己的方向是有足夠的理由需要你繼續(xù)深造,那么這其實是當前非常理想的一條路,既能滿足自己的志向又是現在社會所普遍傾向的趨勢。那該怎么做呢?
下面我就把自己的一個粗略的學習安排說給大家聽聽,僅供參考。我在大一的時候給自己后三年的生活大概的作了一個打算——大一是把基礎課學好,把基礎打牢。當時想的是,畢竟大學生活與以往的生活很不同,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方面都有很多要適應的,所以,我就安安分分的上課、上自習,課余時間基本上都奉獻給自習室了(嘿嘿)??赡苁钱敃r學習方法不是很好,一學期下來成績不是特別理想,不過很慶幸當時真是心態(tài)擺的比較好,也沒覺得特別挫敗,只是想堅持到學年末再看,結果呢?第一年的成績就基本上達到自己的要求了,雖說不上好,但基本算是能夠對得起自己的努力的。在學習之余,我也參加了一些學生工作,說來不太好意思,我在這方面確實做得不好,也算是我在大學里比較失敗的一個方向,雖然很遺憾自己可能沒機會再來從事些學生工作一類的,不過我相信這些都是以后的財富。大一的時候可能是受大環(huán)境的影響,所以在學習上稍微有些放松了,這也是我到現在比較后悔的一點,依我現在的看法,那個時候要是能多學點,把生活裝扮得更充實點,相信對我現在的幫助會更大。
從前面三年的經歷,我一年總結一句:
1、學知識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老老實實、踏踏實實的看書學知識是很必要的,我是覺得,如果你真是認認真真地把基礎和專業(yè)課那幾本課本的內容都吃透了,那些知識可能就足以讓你后面幾年輕輕松松的接受新知識,這是事半功倍的付出,很值得。
2、可以在學習之余做適當的調整,畢竟大學生活應該是豐富的,更何況單調的生活對于我們這個年齡來說,好像太殘酷了點,但有一點必須清楚,那就是一定要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只要還有目標在心中就會有希望;
3、在你同時面對幾件要做的事情的時候,根據他們的重要性排個先后順序,抓住重點,這樣你收獲的也會是更大的。大四上學期的日子是最艱苦的,我把自己那個時候一天的學習安排給大家念念可以供大家參考一下……其實我覺得現在來對你們談這個還早了些,更何況每個人學習的方法不同,不過其實在現在看來,我會覺得那段時間也是我最值得回味的一段大學時光,因為它讓我找回了那種為了自己的目標奮斗的學習狀態(tài),特別是看到自己付出所接出的果實的時候,真的,很想自己向自己衷心的祝賀一下,因為我一直都相信,一個人如果能夠認真的去做一件事,那他一定是成功的!
學習經驗交流會演講稿
大家好!很高興能在這里與大家暢談學習。
許多人回憶童年都說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而走過一年多大學生活的我,卻認為大學才是人生最璀璨、最美好的時光。當我們告別緊張而充實的高三學習生活,跨入大學的門檻時,我們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做人、做事、做學問!同時,如何在大一時,完成角色轉變,進而做大學生活的主人。
回想起自己剛走進運城學院的那一刻,也會因為不夠空曠平整的操場,不夠藍的天,不夠現代化的教室,不夠錯落有致、別具一格的學校建筑而悵然失落,可當初的我心情卻十分平靜,現在想來,當時很矛盾,可我明白:悔恨是沒用的,最重要的是現在如何去做好,盡快與這片熱土地融在一起,結出豐碩的果實!
關于怎么學習,我想在座的同學有很多不同的觀點,在這里,先向大家談談我的一點心得。
第一、不管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我們都要樹立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
我們身處的學校環(huán)境就是這樣:不夠空曠平整的操場,不夠藍的天,不夠現代化的教室,不夠錯落有致、別具一格的學校建筑。而如何看待這樣的環(huán)境,要看你們大家。你樂觀了,也就會很快適應這樣的環(huán)境,相反的,這樣的環(huán)境也會成為鍛煉你們頑強的意志,塑造你們堅韌的性格,培養(yǎng)你們接受和適應一個新環(huán)境能力的一個絕佳機會。我相信到這所學校來,我們不只是接受一種高等教育,更要學會勇于面對我們的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困難和挫折,積極的面對生活,面對我們的人生。
第二、學習要有明確的目的、目標
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明確的目的,學習尤其如此。目的越明確,學習積極性就越高;目標越宏偉,為實現目標所付出的努力就越多,學習意志就越堅強。目標有大目標,小目標,有遠期的,也有近期的,小到一節(jié)課,大到一生的志向都屬于此范疇。小目標要從屬于大目標,近期目標要為遠期目標做鋪墊。確定學習目標要根據一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太低不利于意志的培養(yǎng),太高不僅不利于目標的實現,學習積極性也會受到打擊。
第三、各學科的學習
首先,我們要恰當地處理好各門學科之間的關系,畢竟每一門課程都有不一樣的重要程度。作為大一的學生,我認為你們最重要的學科就是與專業(yè)相關的一些科目,這就要求你們要在這些學科上花大量的時間;當然,其他的學科也很重要,需要你們準確地把握。
其次,談談各學科的具體學習
專業(yè)方面,每周一節(jié)小課之后,必須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鞏固,并且要學會自己思考一些東西,尤其是聲樂的學習,我們不一定非得每天多少小時的練習,但頭腦中必須要時不時的思考。
與專業(yè)相關的課程,與專業(yè)的學習密不可分。比如學習中國民族音樂,你就應該知道你所演唱的、或是演奏的作品,可能是那個時代的杰作,它的風格又具有哪個民族的風格特色。
而院里開設的公共課程,也是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視。不管課程對你有沒有吸引力,你都得學,畢竟那是你將來考研或是像更高層次發(fā)展的基石。像英語、政治,還有相關的音樂歷史,都會是音樂考研中必考的科目,你可以等到大二或大三去突擊,可平時的多下功夫,真到了那個時候,不是會更容易。
上面說的看上去不難,做起來就很難講了,難就難在你是否能堅持。時光有可能就在你與寢室同學聊天中滑過。時間很寶貴,你可以和同學交談,但不要每天每時每刻都用于交談,畢竟我們不是空想主義者。
在我的演講快要結束的時候,希望大家能在單調的生活中找到快樂和幸福,能從枯燥的學習中體驗到知識的力量和精神的滿足,能及時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堅信,你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必將有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
以上就是我的學習心得,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經驗演講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