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壓強教學設計
物理壓強教學設計
物體所受的壓力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壓強用來比較壓力產(chǎn)生的效果,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物理壓強教學設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物理壓強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目的
1.理解壓力的概念,知道壓力的作用效果眼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2.掌握壓強的概念,知道壓強的計算公式,國際單位制中醫(yī)強的單位及其意義,會進行壓強的簡單計算。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請同學們閱讀本節(jié)課文開頭的“?”和圖10—1,猜一猜兩人對雪的壓力差不多,為什么一個人陷下去了,另一個人沒有陷下去?
2.請同學們觀察自己的書包帶子。想一想平時背書包時,覺得寬帶子好,還是細帶子好,為什么?
對以上問題,可能同學們現(xiàn)在還不能得出正確結果,自己猜的是否正確,要經(jīng)過事實來檢驗。同學們學習了本課的知識,就會得到滿意的回答(板書課題:第十章壓強液體的壓強第一節(jié)壓力和壓強)。
二、進行新課
1. 請同學們在草稿本上畫出下列各圖中物體對表面的壓力示意圖。
同時請三位同學在黑板上畫,三人各畫一圖(有意識地請能正確畫出的同學,以便借此講解壓力的概念)。同學們作圖時,教師可走到學生中去,來回巡視,了解學生作圖中的錯誤。
2.學生停筆后,先講評下面學生作圖情況,然后講評黑板上畫的圖,進行糾正,并用紅色粉筆把壓力突出出來。請同學們思考后舉手回答,以上圖中物體對受力表面的壓力有什么共同特點?
啟發(fā)學生回答出:壓力作用在受力面上,壓力的方向跟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面。
3.教師重復一遍學生的回答(板書:壓力: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
4、學生分組做課本圖10—3壓力小桌的實驗,并講述壓強的概念。
(l)介紹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和要觀察的現(xiàn)象。
首先照圖10—3甲做,觀察壓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然后照乙圖做,比較與甲圖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受力面積不同,壓力相同),觀察壓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最后請同學們回答圖下面的圖注中提出的問題,并得出結論。(板書:“壓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2)照圖10-3甲那樣,放上一個破碼和放上兩個破碼,想一想塑料泡沫受到的壓力相等嗎?
塑料泡沫的受力面積相等嗎?觀察壓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實驗后由學生得出結論。(板書:“壓力作用的效果還跟壓力的大小有關。”)
(3)講述壓強的概念
壓力作用的效果不僅跟壓力的大小有關,還跟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為了比較壓力作用的效果,物理學中引人壓強的概念(板書:壓強)。
講述:要比較壓力作用的效果,應取相同受力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物理學中把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板書這一定義)。
(4)壓強的計算
例:一臺機器重1000牛頓,與地的接觸面積是2米2,這臺機器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大?
請同學們說一說該怎樣計算?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壓強等于壓力除以受力面積。
(教師板書:壓強=)
告訴學生,物理上用戶表示壓強,用F表示壓力,用S表示受力面積。請學生在黑板上寫出用字母表示的壓強公式:
P=
(5)講述壓強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面積的單位是“米2”,壓強的單位是“牛/米”(板書:壓強的單位是“牛/米”,又叫帕斯卡人該單位讀作“牛頓每平方米”,它有一個專門名稱叫做帕斯卡,簡稱帕,帕斯卡是法國科學家,為了紀念他在物理學研究方面作出的貢獻,以他的名字作為壓強單位的名稱。
1帕=1牛/米2,表示“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1牛頓”。
寫出“5帕”,指導學生說出它的意思是: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5牛頓。列舉課文中一張報紙子放在桌面上對桌面的壓強和成年人站立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
請同學們利用剛學的壓強公式、單位,計算下面所述例題。
5.例題:
〔例題〕:根據(jù)課本圖10—4和圖10-5所給條件,比較芭蕾舞演員足尖和大象對地面的壓強,哪個大?
教師一邊念題,一邊請同學們看圖,并思考,念完題后,請學生說出已知條件,教師寫在黑板上,利用公式P=進行解答。
解題過程中和解題完后進行評講,強調單位必須使用規(guī)定的單位:力用牛頓,受力面積用米?,所得到的壓強單位才是帕斯卡。
三、歸納本課的內(nèi)容和課堂鞏固練習
1.利用黑板上的板書,簡明扼要地把本課所學知識敘述一遍。
2.請學生對課本的圖10-1問題作出回答;再請一位學生說一說書包帶子寬的比窄的好的理由。
3.討論章后習題第5題。討論后教師補充、完善。
4.教師把玻璃杯開口向上和開口向下的兩種方式放在細砂上,請同學們說出觀察到的現(xiàn)象。并回答為什么會有這種現(xiàn)象?
四、布置作業(yè)
1.對第一節(jié)教材后的練習第1、2、3、4題進行思考。把你的思考簡要地寫在題目的旁邊,下節(jié)物理課時準備課內(nèi)回答。
2.把節(jié)后練習的第5、6題做在作業(yè)本上。
提示:在做練習第6題之前,思考一下:
1米2=______厘米2,1厘米2=_______米2,那么150厘米2=_____米2。計算時,要用科學記數(shù)法。
第2課時
一、復習第一課時所學知識
1.什么叫壓力?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
2.什么叫壓強?寫出計算壓強的公式和壓強的單位。
3.回答第1課時布置的思考練習題。
4.說出你測物理課本1張紙對桌面的壓強的辦法。
以上問題,均由學生回答,由另外的學生補充、糾正。然后由教師進行評講。
二、進行新課
1.根據(jù)學生對玻璃杯開口向上和開口向下兩種情況放在細砂陷入細砂深度不同的回答,引導學生分析:玻璃杯對細砂的壓力不變,玻璃杯對細砂的受力面積發(fā)生了變化,使玻璃杯對細砂的壓強發(fā)生了變化。(板書:減小和增大壓強的辦法)
2.講述
(1)任何物體能夠承受的壓強都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將會被壓壞。
(2)舉例:房屋建設中,樓層修得越高,樓體對地面的壓力就越大,如果墻基的受力面積不足夠大,樓房對地的壓強就很大,可能會使地面下陷,樓房倒塌,造成損失,所以修建高樓大廈,必須加寬地基,以減小樓房對地面的壓強。
(3)讀圖:學生閱讀課本圖10一6,讀后說一說履帶拖拉機和雪上飛機是采用什么辦法來減小壓強的?教師對學生回答補充、完善后板書“在壓力不變時,利用增大受力面積的辦法,可以減小壓強。”
3.實驗:
(1)學生隨堂實驗:
同學們桌上放有一小塊肥皂、有一條較寬的塑料帶和一條細棉線,請同學們先想一想,然后做一做,看怎樣才能較容易地把肥皂塊切斷?做完后舉手發(fā)言,說一說你的做法和你這樣做的理由。
(2)教師演示實驗:
分別用鈍刀口和鋒利刀口的剪刀剪硬紙片或布條。
用斷了尖和沒有斷尖的錐子向硬紙片穿孔。
做時請同學們觀察,什么剪刀容易剪斷布條?什么錐子對硬紙片穿孔較容易?
由以上學年隨堂實驗和教師演示實驗,引導、啟發(fā)學生得出結論,教師板書:“壓力不變時,利用減小受力面積的辦法,可以增大壓強。”
(3)讀圖:學生閱讀課本圖10—7,讀后說一說圖中所述的是采用什么辦法來增大壓強的。
三、鞏固練習(課堂討論)
1.第1課時完后,布置同學們做課文后的練習第2、3、4題。請同學們利用小組討論的機會,說一說你是怎樣答的,通過本課的學習,回答:為什么啄木鳥關嘴變鉤了,就不能成為“森林醫(yī)生”了?為什么說駱駝是“沙漠之舟”?
2繼續(xù)討論章后的習題第6題,比較梯子和木板,哪個對冰的壓強小?
四、歸納本課內(nèi)容
1.教師復述本課的學習過程
教師復習提問~講述~同學們隨堂實驗和老師的演示實驗~同學們的分組討論。
2.學生自己歸納本課內(nèi)容:說一說減小和增大壓強的辦法,并各舉1~2例。
3.教師小結:壓力不變時,利用增大受力面積的辦法,可以減小壓強;壓力不變時,利用減小受力面積的辦法,可以增大壓強。在日常生活中和生產(chǎn)實際中,要根據(jù)不同情況和需要采取恰當?shù)霓k法來減小或增大壓強。
五、布置作業(yè)
1.閱讀課文,并聯(lián)系實際舉出l~2個例子。
2.把章后習題第1、2、3題做在作業(yè)本上。要求注意書寫格式規(guī)范、公式、單位正確。
3.思考第一節(jié)課文后的“想想議議”,可以互相討論,看誰說的辦法多。
物理壓強教學設計篇二
一、神奇的實驗,設疑激趣,引入課題
“踩雞蛋”實驗,設疑“不會輕功,可是把腳踩在蛋上時,蛋卻沒有破,為什么? ”
二、實驗導航,手腦并用、新課講授
(一)壓力
1、從“踩雞蛋”實驗中,分析雞蛋的受力情況——雞蛋受到壓力。
2、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用F表示。
3、壓力與重力的關系。
(二)壓強(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1、設疑“由以上現(xiàn)象猜想: 如果一頭大象站在那盤雞蛋上,結果會是怎么樣呢?如果一個人站在一個雞蛋上, 結果又會是怎么樣呢?”
2、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得知: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受力面積有關。
3、實驗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①在圖中圖(a)、(b)受力面積相同,但壓力不同;圖(a)、(c)壓力相同,但受力面積不同。
?、谟蓪嶒炗^察可知,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_大_ ,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_小_,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三)小結壓強
1、定義:物理學中,把單位面積上所受到的壓力大小叫做壓強。
2、公式:
3、單位:F—壓力—牛頓(N)
S—受力面積—平方米(m2 )
p—壓強—帕斯卡(Pa)
4、單位:帕斯卡(Pa),1Pa=1N/m2
(四)壓強的計算
(五)增大壓強和減小壓強
?、俜治錾罾樱?/p>
?、诮Y論
增大壓強的方法:
(1)__ 受力面積__一定,增大___壓力_
(2)___ 壓力__一定,減小__受力面積_
(3)既__增大壓力__同時又___減小受力面積___
減小壓強的方法:
(1)___ 受力面積___一定,減小___壓力____
(2)___ 壓力___一定,增大__受力面積_____
(3)既__減小壓力_ 同時又_ 增大受力面積_
?、壑v練結合,有機拓展、回歸生活:增大壓強和減小壓強的例子
(見下頁圖)
④小結
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的例子:沙發(fā)、席夢思、雙肩書包、滑雪板、雪橇、圖釘釘帽、駱駝寬大的腳掌、拖拉機坦克車寬大的履帶、鐵軌鋪在枕木上等 。
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的例子:針類、釘類、刀類、錐類;蚊子和蟬的口器等。
(六)回顧小結,課堂小結,解疑——原來如此。
物理壓強教學設計篇三
一、創(chuàng)設情境,設疑激趣,引入課題
結合今年魔術明星劉謙大紅大紫現(xiàn)象引題,讓四組學生以四個有關大氣壓強的簡單、神奇、有趣的魔術吸引學生眼球,激發(fā)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入課題。
二、實驗導航,手腦并用、新課講授
(一)大氣壓強的存在
1、大氣壓現(xiàn)象說明
2、實驗分析大氣壓強的方向
3、結合液體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引導學生分析大氣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
4、老師把魔術之一做為示例講解后,引導學生解釋其他三個魔術現(xiàn)象
5、觀看“馬德堡半球實驗”動畫,并讓學生用吸盤模擬做實驗,對大氣壓強的存在和大小有所認識。
(二)大氣壓強的測量
1、引導學生用身邊的器材如吸盤、玻璃板、彈簧測力計等粗略測量大氣壓強的大小,理解其中原理和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
2、介紹準確測量大氣壓強的方法:托里拆利實驗,通過觀看視頻讓學生了解實驗原理、過程方法、注意事項、會進行現(xiàn)象分析和結果討論,知道大壓強的準確數(shù)值和影響實驗結果的原因,并了解為什么不用水來做該實驗的原因。在這個自主探究性學習活動中,進一步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步步深入,循序善誘,讓學生學會了用轉換法的思路和等效替代的方法來獲取科學知識,以此達到對該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突破。
(三)大氣壓強的大小
1、通過觀看視頻知道大氣壓強的大小會隨著高度和天氣的變化而改變。
2、結合初二知識回顧讓學生學會聯(lián)系沸點和氣壓的關系,知道大氣層壓強對沸點的影響。
3、簡單認識高壓鍋的工作原理。
4、大氣壓強的測量儀器:金屬盒氣壓計和水銀氣壓計。
(四)大氣壓的應用
1、學生根據(jù)學習的知識聯(lián)系生活中大氣壓的相關應用
2、觀看視頻,進一步加深對大氣壓應用的理解
3、通過老師的引導指點能準確解釋大氣壓應用相關知識。
4、課外拓展:抽水機(輔助視頻分析講解)
三、講練結合,有機拓展、回歸生活
課堂練習設計:
1、用自來水鋼筆吸墨水時,只要把彈簧片按幾下松開,墨水就吸到橡皮管里去了,這是因為( )
A、橡皮管有吸力
B、彈簧片有吸力
C、大氣壓的作用
D、橡皮管里真空有吸力
3、托里拆利實驗中,玻璃管內(nèi)液柱的高度取決于 ( )
A、外界大氣壓強
B、外界大氣壓強和管的粗細
C、外界大氣壓強和液體密度
D、外界大氣壓強和玻璃管的傾斜程度
4、下列現(xiàn)象中,不屬于利用大氣壓的是( )
A、自來水筆吸黑水 B、抽水機抽水
C、用吸盤搬運玻璃 D、高壓鍋煮飯
5、有一種用塑料或橡皮制造的掛衣鉤,中間是一個空的“皮碗”,如圖所示,可以把它按在光滑的墻或玻璃上,在鉤上再掛上幾件衣服也不會掉下來,這是因為 ( )
A.墻對它有吸力
B.玻璃對它有吸力
C.衣釘對墻或玻璃有附著力
D.大氣壓的作用
6、最早測出大氣壓值的科學家是( )
A、伽利略 B、 牛頓
C、托里拆利 D、奧托格里克
7、在大氣壓等于760mmHg高的房間里做托里拆利實驗時,結果管內(nèi)水銀柱高度為740mmHg,其原因是 ( )
A 、管子內(nèi)徑太小 B、 管子上端有少量空氣
C、 管子太長 D、 管子傾斜了
8、把充滿水的啤酒瓶倒立在水中,然后抓住瓶底慢慢向上提,在瓶口離開水面之前,瓶底露出水面的部分將( )
A、充滿水
B、瓶內(nèi)外水面始終保持相平
C、酒瓶中無水
D、有水但不滿
四、回顧小結,活動遷移、課后研討
(一)先組織學生回顧小結,以便學生系統(tǒng)掌握所學知識。
(二)設定兩個課后活動:
1、怎樣將底部有小孔的飲料瓶灌滿水?“(灌滿水,蓋上蓋拿出水面即可)。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思考,培養(yǎng)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安排學生進行用吸管搬運乒乓球比賽的游戲活動,游戲規(guī)則是不允許用手接觸乒乓球。(用吸管吸球搬運即可)。這個游戲寓教于樂,活躍了學習氣氛,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和興趣,也增進了學生競爭合作關系。
(三)設計兩個課后研究問題:
1、收集和了解身邊與大氣壓有關的現(xiàn)象及應用。
2、撰寫小論文:《假如沒有了大氣壓》,學生可任選其一。這樣設計讓學生關注生活中的物理,培養(yǎng)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能力及想象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
(四)課后鞏固練習
看了“物理壓強教學設計”的還看了:
4.中學物理說課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