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式機16g內存夠不夠用
臺式機16g內存夠不夠用
想給自己的臺式機換個16g內存的,但不知道夠不夠用,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你做出詳細的臺式機16g內存是否夠用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臺式機16g內存是否夠用介紹一:
用途!你要用它來玩大型3D游戲或者對處理性能要求較高的軟件的話,內存和CPU配合決定機子處理速度;如果你只用它來看視頻或者是工作,一般的需求,未必要加到16G的內存!
臺式機16g內存是否夠用介紹二:
一、目前來看,家用的話4G都完全夠用了
二、當工作需要經??截惔笕萘课募r,或者工作需要做大型的圖形渲染。。。家用的話某些人玩網絡游戲喜歡多開,那么內存裝到8G以上是有用的,記得要裝64位的windows
臺式機16g內存是否夠用介紹三:
不是說越大內存就越好,還要看看搭配的主板,硬盤等主要配置。如果說16GB的內存條搭配在舊電腦上的主板,硬盤才80GB左右的話,運行起來很費力。
至于什么樣的主板,那就看自己需要了,建議,如果只是上上網,玩玩游戲、辦公的話,建議裝4GB的就行了。目前好像還沒有16G的內存條買也。
相關閱讀:
內存詳細內容
在計算機的組成結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儲器。存儲器是用來存儲程序和數(shù)據的部件,對于計算機來說,有了存儲器,才有記憶功能,才能保證正常工作。存儲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用途可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主存儲器又稱內存儲器(簡稱內存,港臺稱之為記憶體)。
內存又稱主存,是CPU能直接尋址的存儲空間,由半導體器件制成。內存的特點是存取速率快。內存是電腦中的主要部件,它是相對于外存而言的。我們平常使用的程序,如Windows操作系統(tǒng)、打字軟件、游戲軟件等,一般都是安裝在硬盤等外存上的,但僅此是不能使用其功能的,必須把它們調入內存中運行,才能真正使用其功能,我們平時輸入一段文字,或玩一個游戲,其實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就好比在一個書房里,存放書籍的書架和書柜相當于電腦的外存,而我們工作的辦公桌就是內存。通常我們把要永久保存的、大量的數(shù)據存儲在外存上,而把一些臨時的或少量的數(shù)據和程序放在內存上,當然內存的好壞會直接影響電腦的運行速度。
內存就是暫時存儲程序以及數(shù)據的地方,比如當我們在使用WPS處理文稿時,當你在鍵盤上敲入字符時,它就被存入內存中,當你選擇存盤時,內存中的數(shù)據才會被存入硬(磁)盤。在進一步理解它之前,還應認識一下它的物理概念。
DDR 和DDR2 技術對比的數(shù)據
內存一般采用半導體存儲單元,包括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以及高速緩存(CACHE)。只不過因為RAM是其中最重要的存儲器。(synchronous)SDRAM同步動態(tài)隨機存取存儲器:SDRAM為168腳,這是目前PENTIUM及以上機型使用的內存。SDRAM將CPU與RAM通過一個相同的時鐘鎖在一起,使CPU和RAM能夠共享一個時鐘周期,以相同的速度同步工作,每一個時鐘脈沖的上升沿便開始傳遞數(shù)據,速度比EDO內存提高50%。DDR(DOUBLE DATA RATE)RAM :SDRAM的更新?lián)Q代產品,他允許在時鐘脈沖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傳輸數(shù)據,這樣不需要提高時鐘的頻率就能加倍提高SDRAM的速度。
只讀存儲器(ROM)
ROM表示只讀存儲器(Read Only Memory),在制造ROM的時候,信息(數(shù)據或程序)就被存入并永久保存。這些信息只能讀出,一般不能寫入,即使機器停電,這些數(shù)據也不會丟失。ROM一般用于存放計算機的基本程序和數(shù)據,如BIOS ROM。其物理外形一般是雙列直插式(DIP)的集成塊。
隨機存儲器(RAM)
隨機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表示既可以從中讀取數(shù)據,也可以寫入數(shù)據。當機器電源關閉時,存于其中的數(shù)據就會丟失。我們通常購買或升級的內存條就是用作電腦的內存,內存條(SIMM)就是將RAM集成塊集中在一起的一小塊電路板,它插在計算機中的內存插槽上,以減少RAM集成塊占用的空間。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內存條有1G/條,2G/條,4G/條等。
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
Cache也是我們經常遇到的概念,也就是平??吹降囊患壘彺?L1 Cache)、二級緩存(L2 Cache)、三級緩存(L3 Cache)這些數(shù)據,它位于CPU與內存之間,是一個讀寫速度比內存更快的存儲器。當CPU向內存中寫入或讀出數(shù)據時,這個數(shù)據也被存儲進高速緩沖存儲器中。當CPU再次需要這些數(shù)據時,CPU就從高速緩沖存儲器讀取數(shù)據,而不是訪問較慢的內存,當然,如需要的數(shù)據在Cache中沒有,CPU會再去讀取內存中的數(shù)據。
物理存儲器和地址空間
物理存儲器和存儲地址空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是由于這兩者有十分密切的關系,而且兩者都用B、KB、MB、GB來度量其容量大小,因此容易產生認識上的混淆。初學者弄清這兩個不同的概念,有助于進一步認識內存儲器和用好內存儲器。
物理存儲器是指實際存在的具體存儲器芯片。如主板上裝插的內存條和裝載有系統(tǒng)的BIOS的ROM芯片,顯示卡上的顯示RAM芯片和裝載顯示BIOS的ROM芯片,以及各種適配卡上的RAM芯片和ROM芯片都是物理存儲器。
存儲地址空間是指對存儲器編碼(編碼地址)的范圍。所謂編碼就是對每一個物理存儲單元(一個字節(jié))分配一個號碼,通常叫作“編址”。分配一個號碼給一個存儲單元的目的是為了便于找到它,完成數(shù)據的讀寫,這就是所謂的“尋址”(所以,有人也把地址空間稱為尋址空間)。
地址空間的大小和物理存儲器的大小并不一定相等。舉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某層樓共有17個房間,其編號為801~817。這17個房間是物理的,而其地址空間采用了三位編碼,其范圍是800~899共100個地址,可見地址空間是大于實際房間數(shù)量的。
對于386以上檔次的微機,其地址總線為32位,因此地址空間可達2的32次方,即4GB。(雖然如此,但是我們一般使用的一些操作系統(tǒng)例如windows xp、卻最多只能識別或者使用3.25G的內存,64位的操作系統(tǒng)能識別并使用4G和4G以上的的內存,
好了,現(xiàn)在可以解釋為什么會產生諸如:常規(guī)內存、保留內存、上位內存、高端內存、擴充內存和擴展內存等不同內存類型。
看了“臺式機16g內存夠不夠用”文章的還看了: